【今日案例】浦发银行:基于区块链的可信存证平台

2021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健全金融科技治理体系、充分释放数据要素潜能、打造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等重点任务。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开设“今日案例”专栏,以《规划》为牵引,通过优秀案例展示产业各方在实践中取得的成果,促进机构互学互鉴。

关键字:区块链、信息存证、数据

目前,企业在线融资业务场景中,合作方需要推送信息到行内,才能进行关键的融资业务流程。合作方推送的信息未能统一化管理,并且未与合作企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关键信息有被篡改的风险,如果发生,将会给双方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如果银行与合作企业发生业务纠纷,由于信息分散存储,无法形成统一的证据,同时证据提取也存在复杂度,可信度将大打折扣。

基于区块链的可信存证平台在技术上主要基于区块链能力,在不改变原有业务系统的前提下,打通企业与银行间数据共享渠道,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特征值提取,并将特征值实时存证到区块链上,同时提供查证、出证、验证的功能,实现业务数据存证的集中存储,多方可见和统一溯源。需要查证、验证时,业务系统可向平台发起请求进行基于区块链链的项目数据查证及验证,确保数据的保真和司法认可。

浦发银行将区块链技术与金融业务相融合,利用区块链的时间戳、可信存证、共识机制等特点,实现在线融资业务与区块链的高度融合,归集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及融资相关信息至链上存证,打通供应商、核心企业、信息服务商(金网络)、司法机关等链上节点,解决了应收账款真实性无法穿透,存证信息查证、取证困难等问题,增强核心企业与银行间的数据一致性和业务流程的透明度,提升在线融资的业务效率,降低业务运营成本,同时助力穿透式监管,提升可信存证的司法效力。

区块链可信存证平台主要运用区块链的能力,外部合作企业的数据推送至行内时首先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加盖可信时间戳对特征信息的上链时间进行固定后将特征数据作为存证信息实时推送至区块链上,保证上链信息的一致性。

在需要查证、验证时,业务系统及合作企业可对平台发起查证、验证的请求,基于区块链上信息对数据进行查证和数据一致性校验,确保数据的真实有效性。同时区块链存证信息可以与司法机构打通,需要取证时,可直接通过链上取证的方式集中取证信息,避免了原来的信息多方调取、验证的过程,提升取证效率。

区块链存证平台作为信息存证平台,抽象出通用的业务特征信息做为存证模型,降低链上存证数据的复杂性,可支持多种业务存证信息,未来可接入不同业务系统,扩展更多的业务场景,在不改变原有系统业务的基础上,实现可信存证低成本接入。

区块链存证平台具有如下应用成效与亮点:

一是多方参与,保证数据一致性。目前基于区块链的可信存证平台已经实现了在线融资业务系统接入,在融资业务场景信息上链目前已经成功服务了12家核心企业。通过打通供应商、核心企业、司法机关等链上节点,解决了融资存证信息查证、取证困难等问题,增强核心企业与银行间的数据一致性和业务流程的透明度。二是数据可追溯,提升业务效率。存储于区块链上的数据经过多方参与共识,链上数据不可篡改,在融资放款阶段,对链上信息校验成功后自动放款,有效解决了在业务开展中业务人员的操作性风险,业务信息真实性无法穿的痛点,融资放款效率提升30%。三是通用化存证模型,增强业务扩展能力。将数据的特征值作为上链实体,建立通用的存证信息抽象模型,保护原有数据不泄露的同时保证数据的可验证性,降低链上信息存储的复杂性,有利于业务扩展,降低外部企业、内部业务系统信息接入难度。

本文来源: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News@bfia.org.cn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