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法院——区块链技术最具公信力的应用场景

原标题:互联网法院——区块链技术最具公信力的应用场景

9月7日,最高法院法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下称《规定》),我国首次对互联网法院的案件审理给出了具体司法解释。

该《规定》亮点颇多,其中第11条提及“当事人提交的电子数据,通过电子签名、可信时间戳、哈希值校验、区块链等证据收集、固定和防篡改的技术手段或者通过电子取证存证平台认证,能够证明其真实性的,互联网法院应当确认”——这是我国首次以司法解释形式对可信时间戳及区块链等固证存证手段进行法律确认,意味着电子固证存证技术在司法层面的应用迎来重要突破。

9月9日,北京互联网法院正式揭牌成立,该法院将以“全程在线”为原则,实现案件受理、送达、调解、证据交换、庭审、宣判、执行等诉讼环节全程网络化。

其中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新闻发言人安凤德着重介绍道,北京互联网法院将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尤其是区块链技术,实现身份认证、诉讼代理、在线送达、电子存证取证、证据保全效力认定等诉讼行为实时共享、全程留痕、不可更改,促进诉讼流程再造、诉讼质效提升、诉讼法律完善。

可以说,以区块链为主的新兴技术为互联网案件的审理,提供了效率和质量的双重提升。事实上在今年6月,杭州互联网法院已经在国内首例区块链存证案一审宣判时,支持原告(杭州某文化公司)采用区块链作为存证方式,认定了对应的侵权(著作权)事实。

该案件中杭州某文化公司通过第三方存证平台保全网(由联盟链 Factom公证通提供技术支撑),对侵权网页进行了抓取、源码识别,并将其和调用日志等数据一起打包,计算成哈希值上传至 Factom 和比特币区块链中作为证据保存。该文化公司在提交证据时,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的技术特征,用哈希值在区块链中搜索,再用私钥解锁交易便可查看区块链中存放的内容及生成时间。

从这次杭州互联网法院首次认可区块链存证开始,再到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的设立以及《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印发,可以说区块链存证的法律效力现在不仅存在于国家机关发布的法规中,也在现实案例中有了真正体现,而这也是目前区块链技术最具公信力的应用场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