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互联网法院:科技与司法的融合共进最高人民法院2020-11-13 17:41最高人民法院2020-11-13 17:41

11月12日,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座谈会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会上,杭州互联网法院的代表对三年以来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主要情况作了汇报。
一、探索知产司法保护新机制,形成“涉网知产审判品牌”
杭州互联网法院成立三年以来,在持续推进互联网司法改革试点任务的同时,积极探索知产司法保护新机制,逐步形成了有互联网司法特色的“涉网知产审判品牌”:
一是知产案件体量大占比高。自2017年8月18日成立以来,共化解知产纠纷31027件,占纠纷总数的53.1%,且案件受理数量逐年上升。其中,2019年办结了全省39.6%的知产案件,是浙江省知产审判的重要力量;
二是涉网审判质效显著提升。案件全流程在线审理模式适用率达99.7%,其中异步审理模式适用率为50%,一审服判息诉率为98.6%,自动履行率为92.9%;
三是审理了一批标志性案件。连续两年有3案入选全国十大民事行政案件,写入最高人民法院两会工作报告,1案入选全国十大产权保护案件,1案入选中国互联网司法十大典型案例,2案入选中国法院50件典型知产案例。
二、紧跟互联网产业发展趋势,促进科技与司法融合共进
作为互联网司法新模式的探路者,杭州互联网法院充分运用互联网理念和方式,将现代科技注入知产审判,同时通过个案裁判,及时回应新技术、新业态、新竞争等带来的新问题,促进科技与司法的融合共进。
一是变革审理机制,新技术广泛运用于涉网知产保护。
创新电子证据认证、存证方式。上线首个电子证据存证平台和司法区块链,解决了电子数据生成、存储、传播、使用全程可信问题,提升审判效能。办结首例区块链存证案,在严格事实认定、技术审查的基础上,对采用区块链等技术保存的电子数据,进行个案分析认定。积极探索电子证据认证规则,为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司法解释提供实践素材。深化区块链应用促进诉源治理,中国网络作家村上链司法区块链平台后,上链作品总产值已超亿元,侵权纠纷发生率较同期下降了约15.6%。
首创异步审理模式。首例运用异步庭审模式的案件是涉《金陵十三钗》的知产案件,相较于传统庭审模式,双方当事人拥有 48 小时的充足辩论时间,最终,该案以双方握手言和结束。目前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件已普遍适用异步审理,整个诉讼20天内就可完成,审判效率大幅提升。异步审理模式对全球司法服务转型升级产生深远影响,在哈佛大学于今年 4 月召开的“在线法院与司法未来”国际研讨会上被重点推介。
创造“一次不用跑”审理机制。打造集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的诉讼平台,破解在线当事人身份认证、庭审秩序保障、电子送达效力等难题,推进知产审判体系现代化建设,“低成本”“高效率”的互联网司法新模式,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二是加强规则探索,发挥司法裁判引领作用。
聚焦数据资源服务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审理大量数据及数据产品产权、流通和使用相关案件,确立了一系列数据权益司法保护规则。首例大数据确权案,明确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其由此获得的商业利益和竞争优势受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首例微信软件群控案,明确应对单一数据与数据资源整体实施分类保护,对于形成规模的数据资源,应注重对其所在网络服务平台竞争性权益的保护。
推动知识传播促进文化繁荣。高效审结涉网著作权纠纷,以裁判树规则,以规则促治理,服务保障多元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合理界定“有声读物”“短视频”“网络游戏”等新型智力成果的认定和保护标准,鼓励短视频、网络直播、有声读物、网络游戏等新型产业有序发展、公平竞争。着力规范平台信息传播秩序,探索“通知-删除”规则的适用边界,通过审理首例“微信小程序”案,明确不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或者搜索、链接服务的微信小程序服务提供者不适用“通知-删除”规则,但仍需在技术可行范围和注意义务内防止侵权行为发生。统一类案裁判规则和赔偿标准,建立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件速裁机制,通过科技赋能强化类案推送、开展智能辅助审理,提升纠纷化解效率。妥善处理“视觉中国”诉杭州10家公立医院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进一步规范网络图片市场版权秩序。
探索涉外知产司法保护新模式。设立跨境数字贸易法庭,高效满足中外当事人跨境贸易司法保护需求,将涉网知产审判影响力推向全球。妥善审理了一系列网络域名权属纠纷案,案涉美、法等多国奢侈品企业,促成顶级域名coach.com.cn等付诸商业使用,强调注册域名应诚实信用。知名跨国网游公司韩国传奇IP株式会社收到在线送达的诉讼材料后主动应诉,认可电子送达效力,为探索建立涉外电子送达机制提供新路径。
杭州互联网法院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紧跟互联网产业发展大趋势,进一步促进科学技术与司法的融合,深入推进长三角司法链在知产保护领域的综合应用,充分发挥跨境数字贸易法庭试点作用,强化司法保护力度,为推动网络社会法治化治理,服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编辑:陶羽黛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